「6跟9傻傻搞不清楚、數數方面也不太行,我到底該怎麼教,孩子才學得會?」基於擔心孩子未來進入小學後會跟不上進度,有些
家長會選擇有特別教數學的幼兒園,讓孩子儘早學習數字以及數學概念,學校有安排相關課程,甚至是回家作業,總是會來的比 較安心些。我們內心總希望孩子上小學後可以輕鬆一點,免得在課業上遭挫而失去自信,因此在學齡前這個階段所有的學習難免 脫離不了『幼小銜接』為出發點,往往到了進入小學階段後,又開始憂心孩子跟不上國中的進度。這追趕式的學習,其實跟籠子 中的老鼠賽跑理論倒也相似,老鼠不斷的向前跑,但卻什麼也追不到(孩子不斷的趕進度,但卻也沒真正學會什麼)。擅長幼兒腦部 認知以及邏輯訓練的兒童職能治療師米加老師強調,幼兒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學習不必追趕進度,只要讓他們覺得學這東西是 有用、有趣的,用對方法就能借助這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引燃「我想要學會....的慾望」。 幼兒園都沒特別教數字或算數,學齡前的孩子有辦法學會數學嗎? 正值好眠之際,一大早聽到媽媽說:「七點了,該起床囉!」,梳洗完畢後,爸爸問:「今天早餐你吃的下一整塊饅頭嗎?還是幫 你切一半就好?」。在催促中用完早餐後,便出發前往學校,路上爸爸還特別再三叮嚀「待會兒別忘了把校外教學的300元交給 老師。」到了學校,老師說可以先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學習區玩,不過短針指到9,長針指到12就要收拾玩具、集合。我放眼望去原 本有5個位子的積木區已經有4個小朋友正在玩,所幸還剩1個位子,早上的角落時間我就待在這區跟小朋友們一起遊戲。 這樣的場景大家一定不陌生,數字不是在教材上才會出現,數學的運用更是與生活情境密不可分。依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 知發展理論,學齡前幼兒還不具備完整的邏輯及抽象思維,因此透過生活經驗、感官操作、實體遊戲的方式來建立數學概念,實 際上會更優於紙本上的練習;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更勝於空泛的記憶背誦。 數、量、圖形空間、邏輯概念,認識學齡前幼兒的數學概念發展。 數學的概念可不只數與量,圖形空間、邏輯概念都屬於數學的範疇,想要開啟孩子的數學腦,我們必須先了解幼兒數學概念發展 的里程碑,有合理的期待,才能事半功倍。 善用這4招,用「繪本、任務、觀察、遊戲」輕鬆開啟1-6歲幼兒數學腦。
第一招 - 共讀繪本,一起數一數、找一找。 1-3歲 《小雞逛超市》-數與量 《好餓的毛毛蟲》-數與量《第五個》-數與量、順序 3歲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