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旅遊
|
親子旅行從家出發,離家最近的微旅行地點非公園莫屬了。
公園類型之多樣多變怎麼玩都有趣。市區公園的花草植物雖是人工種植但也兼具綠化觀賞功能,交通便利更是都會公園休憩的好選擇。而受保護的國家公園自然生態多樣豐富更是適合深度生態旅遊。 若沒有出遠門計畫,我喜歡帶著孩子在公園運動散步,用落葉樹枝石頭就能簡單的玩起角色扮演的野趣遊戲。因為時常拜訪也能在春夏秋冬觀賞著不同季節大樹花草動物的變化。 正值夏天 是蟬鳴的季節 聽到蟬鳴表示夏天到了,唧--唧--唧 響亮的蟬鳴生命卻是如此的短暫 在地底下歷經多年慢慢長大為成蟬的日子,當它緩慢的從土地裡爬出經過樹幹到樹枝上開始進行脫殼,整個羽化過程是一個很棒的觀察生命體驗。 成語中的“金蟬脫殼”實際上演需要的是時間的等待,傍晚是親子觀察最佳觀賞時機,只要有蟬鳴聲的行道樹、公園或森林,都可以尋找脫殼羽化中的蟬,羽化時間需要1至3小時不等,可以帶著放大鏡、繪本書籍、邊觀察邊與孩子討論喔。 【蟬蛻過程Q&A】
Q:帶放大鏡到公園觀察,是在樹幹上就可以找到蟬的蹤跡了嗎?是要爬上樹才看得到蟬? A:蟬從底裡鑽出要脫顆羽化會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可能是樹幹也可能是樹枝,也有可能是樹葉或草叢,所以要尋找到最適合觀察的位置。 Q:牠會乖乖停留在樹幹上讓我們觀察嗎? A:蟬脫殼羽化的過程約1~3小時不等,蟬選完脫殼定點後到羽化過程中不會移動位置,除非有天敵或外來物干擾。 Q:牠不會飛走嗎? A:蟬羽化完成後還需要曬乾翅膀等翅膀變硬後才會飛行(飛行也是短距離的移動)。 Q:引導時可以和孩子討論什麼? A:引導繁衍的差異,舉例:小雞與雞蛋、青蛙與蝌蚪、蝴蝶與毛毛蟲 Q:觀察的重點可以放在哪裡?顏色嗎? A:觀察種點在與畫畫脫殼而出的霎那間,還有整個從殼中倒掛鑽出,翅膀慢慢伸展的變化。 顏色的變化就要等比較久,羽化完成到曬乾翅膀到顏色變深色要數小時。 Q:會那麼巧剛好遇到牠在羽化嗎?是很容易找的嗎? A:蟬脫殼羽化過程約在傍晚至深夜,只要蟬鳴多的區域或是已經有看到蟬蛻(脫殼後的蟬空殼稱之為蟬蛻)就會容易找到。 【親子還可以去哪裡做觀察呢?】 除了蟬的脫殼羽化,這季節 孩子們更喜歡的甲蟲獨角仙,也在夏季羽化為成蟲。 宜蘭員山深溝自來水廠~甲蟲復育區 http://sgwep.water.gov.tw/index.asp 深溝水源生態區 宜蘭員山鄧伯咖啡~甲蟲觀賞 https://plus.google.com/107681343508292706684/about?gl=tw&hl=zh-TW http://www.mins.com.tw/survey.htm 宜蘭冬山河左岸光臘樹區~甲蟲觀賞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10295/pr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