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
|
登革熱
上星期六傍晚,踩著疲憊的步伐穿過人煙稀少的小公園。正開始享受終於下班的開心滿足,便因雙腿一陣騷癢後便隨手抓了兩下。當下心裡一驚,深覺案情不單純呀! 手上剛剛無意間逮到的現行犯早已被我當場處決,但,牠的身材特徵讓我馬上聯想到現在台灣正火燙燙的疫情「登革熱」。案發至今已經過9天,尚無症狀出現,這隻斑蚊應該未被病毒感染,這才緩和了我不安的心情。感染登革熱死亡率高達20%,但靠著預防以及積極的照護治療,其死亡率可降低到1%。 認識登革熱 (註1)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經由蚊子傳播給人,分為Ⅰ、Ⅱ、Ⅲ、Ⅳ四種血清型病毒型。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傳染媒介分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看起來類似斑馬蚊。濕濕熱熱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如果稍微不注意,不小心,很容易就會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了。 病人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5天的這段期間,稱為「可感染期」,或稱為「病毒血症期」,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咬,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子體內經過8-12天的增殖,這隻斑蚊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把體內的登革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
症狀(註1、2)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臨床上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突發性發燒(>38度)、肌肉關節痛、前額眼窩疼痛、出疹、抽搐,昏迷或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 治療(註1、2)
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也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所以一旦感染,請務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可自行痊癒。對於重症狀況應安排住院,來提供完整嚴密及持續的照護。 建議預防方法 小孩子一般體表溫度較成人高,容易吸引蚊子的叮咬。為了您以及您的寶貝,唯有加強防蚊措施才是杜絕蚊子叮咬根本的方式。 在家,應積極清除任何會積水的容器或地方。例如: 花盆盆栽、瓶瓶罐罐、垃圾塑膠桶、廢棄輪胎、遮雨布等等可預防蚊子繼續孳生。加裝紗窗紗門也可減少蚊子由門窗侵入的機會。 外出,儘量長袖長褲以減少皮膚外露。當然也可以以防蚊裝備輔助使用。但也請注意,各牌防蚊液的保護力會因個人使用的方式及體質不同而能達到的防護時效有限,並非為完全可防護。
唯有加強自身的防蚊措施,並積極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才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之道。 備註 參考文獻 1.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24/03/2015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page.aspx?treeid=6FD88FC9BF76E125&nowtreeid=6105338D5C4EA7A8 2. WHO Dengue and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2011 P.17 免責聲明:本資料並非取代醫療建議。此為提供一般民眾現有以及最新醫學證據所做出的綜合建議以供新知教育學習用。不應引用這些條文作為糾紛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