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蔔種子般的志願
「我想當作家。」
出生於新北市新莊區,一個在菜市場旁長大的孩子,陳櫻慧在國小二年級語文課寫下的小小志願,一直持續到國中;在當時的傳統思維中,父母自然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純粹覺得是孩子的玩笑話,直到她大學堅持選讀中文系,選讀出版編輯組,毅然決定離鄉報考全台灣當時唯一的出版所,櫻慧的這個小小志願,像是紮了根似的有機會冒出芽,然後才被正視、被接納。
她說:「父母是傳統時代成長的人,但由於除了五位兄長外,我是家裡最小的獨生女,所以並沒有受到很多要求與限制,雖然還是有一些規範,可是在教育的態度上,爸媽一直很開放,也不太插手,所以大學時期,我可以很開心地走自己想走的路。」
有個繪本故事《胡蘿蔔種子》,講述的是個男孩種下了一個胡蘿蔔種子,每個人都覺得不可能長出胡蘿蔔,但男孩還是懷抱著希望,每天不停地澆水;陳櫻慧形容,每次看到這個故事,都會想起那個一直在心裡堅持著的小小願望,沒有什麼事是絕對不可能的。
收入見絀的SOHO初期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從事企畫工作,在接受磨鍊的過程中,也曾在嬰幼兒用品公司擔任商品及行銷企畫,亦曾進入節奏明快的網路購物平台接觸數位行銷的工作。櫻慧說:「那時工作好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只想倒頭就睡,雖然是企畫工作,也與文字息息相關,但總覺得生命裡少了點可以再多投注一些的熱情與目標。」於是,那個在職場過程裡暫時被沖淡的小小願望,又再度浮起心頭。
甫婚後沒多久,在先生的支持下,決定離開職場轉型成為SOHO族。初期以接寫文字案件為主,也開始進行大量創作,櫻慧說:「我其實是個很喜歡旅行及戶外活動的人,在生活的細節上總是粗枝大葉;可是,也許正因為SOHO族的責任是歸屬在自己身上,加上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每天在電腦前坐上七、八個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趕起稿件更是沒日沒夜,就算是淡季沒工作,我也讓自己必須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交稿給客戶的作品及合作一定謹慎以對。」她笑笑表示,自由工作者只是工作時間可以有彈性空間,但工作的內容與工時並不會比較少,甚至還有可能更多,尤其需背負沒有案件時的低收入風險。「大概有兩年的時光,每個月只有幾千塊薪水呢!」
從書寫到說故事
接案一段時日後,漸漸將創作的類型專注在給兒童閱讀的文類,也因此接觸到繪本,為了能對繪本有更多瞭解,便上網蒐尋相關的授課及推廣單位,進而與新北市書香協會結緣,這一投入就是九年光景,她很感謝當時理事長蔡淑媖老師提供了機會,開始於協會內說故事,成為內部講師,也因緣際會成為與出版社合作的說故事姐姐,在誠品等各大連鎖書店,以「小魯姐姐」的身份出現。陳櫻慧說:「我很感謝淑媖老師,還有小魯出版社,願意給當時我這樣的一個新人機會,還有在這段路上一起成長的同儕蔡幸珍小姐(現任新北市書香協會理事長),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先生與公婆的支持。」
接案的生活讓陳櫻慧有更多元的收入支持創作,她除了接寫文字,也開始說故事、教作文,都是與兒童有關的工作,都成為陳櫻慧繼續向前走的動力,熱情也因為這些不斷被延續。她說:「我很開心因為創作所延伸出來的這些工作,即使不是直接創作,但是都是與故事、與孩子在一起的工作,不僅沒有違和感,更相輔相成。」
加上,進入書香協會約莫一年,大女兒芹芹與兒子洋洋相繼出生,曾在協會所受到的滋養與訓練,陳櫻慧把這些閱讀教養的觀念應用於兩姐弟身上,有了佐證的機會;同時也積極參與各種繪本講座和幼兒教育的學習,進而漸漸累積結合,整理出許多有趣的觀點,發表於部落格及各平面、數位媒體的平台,包括國語日報、天下雜誌、未來Family……,更受邀於不同單位進行演講、課程、專訪……等。
「我想當作家。」
出生於新北市新莊區,一個在菜市場旁長大的孩子,陳櫻慧在國小二年級語文課寫下的小小志願,一直持續到國中;在當時的傳統思維中,父母自然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純粹覺得是孩子的玩笑話,直到她大學堅持選讀中文系,選讀出版編輯組,毅然決定離鄉報考全台灣當時唯一的出版所,櫻慧的這個小小志願,像是紮了根似的有機會冒出芽,然後才被正視、被接納。
她說:「父母是傳統時代成長的人,但由於除了五位兄長外,我是家裡最小的獨生女,所以並沒有受到很多要求與限制,雖然還是有一些規範,可是在教育的態度上,爸媽一直很開放,也不太插手,所以大學時期,我可以很開心地走自己想走的路。」
有個繪本故事《胡蘿蔔種子》,講述的是個男孩種下了一個胡蘿蔔種子,每個人都覺得不可能長出胡蘿蔔,但男孩還是懷抱著希望,每天不停地澆水;陳櫻慧形容,每次看到這個故事,都會想起那個一直在心裡堅持著的小小願望,沒有什麼事是絕對不可能的。
收入見絀的SOHO初期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從事企畫工作,在接受磨鍊的過程中,也曾在嬰幼兒用品公司擔任商品及行銷企畫,亦曾進入節奏明快的網路購物平台接觸數位行銷的工作。櫻慧說:「那時工作好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只想倒頭就睡,雖然是企畫工作,也與文字息息相關,但總覺得生命裡少了點可以再多投注一些的熱情與目標。」於是,那個在職場過程裡暫時被沖淡的小小願望,又再度浮起心頭。
甫婚後沒多久,在先生的支持下,決定離開職場轉型成為SOHO族。初期以接寫文字案件為主,也開始進行大量創作,櫻慧說:「我其實是個很喜歡旅行及戶外活動的人,在生活的細節上總是粗枝大葉;可是,也許正因為SOHO族的責任是歸屬在自己身上,加上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每天在電腦前坐上七、八個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趕起稿件更是沒日沒夜,就算是淡季沒工作,我也讓自己必須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交稿給客戶的作品及合作一定謹慎以對。」她笑笑表示,自由工作者只是工作時間可以有彈性空間,但工作的內容與工時並不會比較少,甚至還有可能更多,尤其需背負沒有案件時的低收入風險。「大概有兩年的時光,每個月只有幾千塊薪水呢!」
從書寫到說故事
接案一段時日後,漸漸將創作的類型專注在給兒童閱讀的文類,也因此接觸到繪本,為了能對繪本有更多瞭解,便上網蒐尋相關的授課及推廣單位,進而與新北市書香協會結緣,這一投入就是九年光景,她很感謝當時理事長蔡淑媖老師提供了機會,開始於協會內說故事,成為內部講師,也因緣際會成為與出版社合作的說故事姐姐,在誠品等各大連鎖書店,以「小魯姐姐」的身份出現。陳櫻慧說:「我很感謝淑媖老師,還有小魯出版社,願意給當時我這樣的一個新人機會,還有在這段路上一起成長的同儕蔡幸珍小姐(現任新北市書香協會理事長),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先生與公婆的支持。」
接案的生活讓陳櫻慧有更多元的收入支持創作,她除了接寫文字,也開始說故事、教作文,都是與兒童有關的工作,都成為陳櫻慧繼續向前走的動力,熱情也因為這些不斷被延續。她說:「我很開心因為創作所延伸出來的這些工作,即使不是直接創作,但是都是與故事、與孩子在一起的工作,不僅沒有違和感,更相輔相成。」
加上,進入書香協會約莫一年,大女兒芹芹與兒子洋洋相繼出生,曾在協會所受到的滋養與訓練,陳櫻慧把這些閱讀教養的觀念應用於兩姐弟身上,有了佐證的機會;同時也積極參與各種繪本講座和幼兒教育的學習,進而漸漸累積結合,整理出許多有趣的觀點,發表於部落格及各平面、數位媒體的平台,包括國語日報、天下雜誌、未來Family……,更受邀於不同單位進行演講、課程、專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