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從觀察與模仿中學習
家中有電話聲響起時總是吵著要接電話,不管電話那頭是誰,一定要帶著認真的神情「喂喂..」、「我是滋滋!」煞有其事的聊起天來,有時會假裝自己是老闆賣起早餐、兜售衣服...。爸爸、媽媽是否覺得很納悶,當孩子眼前出現某些物品或玩具時,當下我們也許都還來不及跟孩子解說該如何操作,他們自然會出現仿大人的模式,進入屬於自己的『超現實』世界。孩子究竟是何時學到的?從哪學來的?跟誰學的?原來,從出生後三、四個月起,嬰兒就開始會『即時模仿』身邊大人或小孩的動作,身邊的人笑,他就跟著笑;身邊有人哭,他也跟著哭;一歲半開始,孩子會將平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觀察到的作『延緩模仿』,假裝自己在開車、拿起瓶瓶罐罐在臉上塗抹…..。
不敗經典遊戲「扮家家酒」威力大 「扮家家酒」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這個不受限於人數、空間、場地、玩具的遊戲方式可以是醫生看病的情境、媽媽烹飪的情境、老闆販售商品的情境…..等,這個遊戲不僅僅只是讓小朋友玩玩角色扮演這麼簡單而已,對於小朋友的發展還有許多益處喔! 提升社交互動能力 在扮家家酒的過程中,孩子假扮為某一個角色,等於是實體演練了一遍這個角色會遇到的種種情況,例如他演餐廳老闆,就需要以老闆的角度與飾演客人的小朋友互動,在這種遊戲過程中,孩子所做的不僅僅是角色模仿,而是無劇本的情境模擬喔!因此,小朋友們一起扮家家酒,他們自然會學習到分享、輪流、等待、對話、解決問題等等的社交技巧,所以千萬不要認為玩扮家家酒遊戲是女孩專屬。 提升認知能力
在辦家家酒遊戲過程中孩子會大量運用到注意力、記憶力、計劃、組織、抽象思考、問題解決、順序性、分類能力等認知能力。 提升語言能力 1歲半至2歲 簡單的假裝動作加上簡短語言表達。 例如:模仿大人將電話靠在耳邊「喂喂…」的講電話模樣。 2歲至3歲 模仿的人事物更加多元且更加豐富,並能搭配完整句子表達。 例如:學媽媽做飯給家人吃「我在煮魚」 3歲至4歲 使用的句子更加成熟 例如:我騎車載你一起去玩,要坐好喔! 4歲以上 為遊戲加入時間、地點、順序,發展出具邏輯性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我要先出去超市買東西,你在家裡等我一下,我很快就會回來。 親子共玩或同儕共玩扮家家酒遊戲各有好處
親子共玩 除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之外,親子共玩還能引導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與實際生活經驗產生連結,了解孩子對於生活事物的理解程度甚至是感受。例如最近帶小朋友去打預防針,就可以與孩子來場醫生扮演遊戲,醫生「來!這是聽診器,我來檢查看看你有沒有很健康。」,遊戲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孩子了解醫院以及診所是什麼樣的場所、為什麼要打預防針….等等。 同儕共玩 孩子與孩子之間在遊戲時(尤其是與不同的同儕),較容易產生新的遊戲方式、打破既定的玩法,過程當然也可能出現衝突, 這考驗著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好好的讓孩子享受這辦家家酒遊戲的過程吧!甚至不妨你/妳也一起加入這充滿無限想像的世界。 歐米加LearningTogether-親子多元學習平台2018.1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