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多力
  • StoryCare首頁
  • 認識思多力
    • 精神宗旨
    • 服務類型
    • 與我們聯絡
  • 團隊師資
    • 說故事的人
    • 寫故事的人
  • 專欄好文
    • 好書推薦與共讀
    • 居家美術專欄
    • 親子健康專欄
    • 親子旅遊專欄
    • 親子節氣烘培專欄
    • 牛奶爸專欄
    • 律師拔拔的教養學
    • 歐米加-親子多元學習專欄
    • 親子愛音樂
    • 櫻慧老師專欄 >
      • 故事教養
  • 最新說故事與講座活動
  • 客戶與夥伴
  • StoryCare首頁
  • 認識思多力
    • 精神宗旨
    • 服務類型
    • 與我們聯絡
  • 團隊師資
    • 說故事的人
    • 寫故事的人
  • 專欄好文
    • 好書推薦與共讀
    • 居家美術專欄
    • 親子健康專欄
    • 親子旅遊專欄
    • 親子節氣烘培專欄
    • 牛奶爸專欄
    • 律師拔拔的教養學
    • 歐米加-親子多元學習專欄
    • 親子愛音樂
    • 櫻慧老師專欄 >
      • 故事教養
  • 最新說故事與講座活動
  • 客戶與夥伴
图片

親子故事教養  

暑假來當小老闆-
​金錢價值觀與正向描敘


​
​
​

文 / 陳櫻慧
カウンター カウンター

金錢價值觀與正向描敘
​
​
​

孩子對於「買東西、賣東西」的概念很早就有所認知了,在家也很喜歡玩「當老闆」的遊戲。可是遊戲怎麼玩?實際玩了才發現其實箇中除了豐富趣味性之外,花點時間還可以從中了解及建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觀察的能力、正向的描敘力。
 
態度養成-付出努力,才有報酬
  約莫三、四歲起,孩子會拉著我以家裡的玩具、物品當作販售內容,這些物品可以分門別類,加以訂價,由我先當消費者,手裡持有玩具錢幣,孩子必須先當老闆,「努力」銷售他們所販售的商品,我才有可能掏錢購買,把販售物賣得差不多時,就換我當老闆,來努力賺錢!當然,銷售的,就是剛剛我買來的那些。而孩子就可以用他努力銷售換得的「薪水」,來進行愉快的消費。
 
買東西要三思
  還沒結婚時,曾帶著兩個才國小的姪子去逛夜市,本想買個香噴噴的雞蛋糕請他們享用,沒想到,兩個小男生一人各拉住我一隻手,嚷嚷著:「姑姑不要買,『花錢如流水』啊!」那一句「花錢如流水」深植我心,雖然我後來還是買了,他們也吃得很開心,但這過程讓我思考了什麼是「想要」與「需要」。
  所以在帶領孩子進行遊戲時,也一再確認他們為什麼想買,或是買了可以如何運用,就算真的只是「想要」,那也無妨,只是別忘了看看口袋裡剩下多少錢。那剩下的錢,是想要花光光?還是想留下一些儲蓄起來,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理財議題。
 
買了東西就要用
  每玩過一輪當老闆遊戲,我會邀請他們好好欣賞所購得的物品,好好地「玩」,珍惜每一項精挑細選過的商品。隔一小段時間(可以是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再視狀況考慮進行下一輪的老闆遊戲,或者,他們就已經徜徉在遊戲的世界裡也很棒!享受孩子使用玩具錢幣,彷彿獲得新玩具般的滿足,是一個很有趣的人類行為學。
 
銷售也是門學問-觀察與描敘、同理心
  也許本身是作文老師的關係,在帶著孩子玩「老闆」遊戲時,也會邀請他們避免「削價競爭」的銷售方式,與其說「便宜哦,真的很便宜!來買哦~」,更能鼓勵他們觀察自己所銷售的物品,然後說出它的優點,以及給顧客的好處。過程中,不僅能練習對事物的觀察,也能進而想像它的用處,例如:積木組成一根棒棒糖的模樣,孩子可以形容它的味道、吃起來的感覺……,連結消費者的需求或慾望,而引起想購買的念頭。重點是,整個銷售過程,對商品的正向描敘,還要觀察物品及顧客顯露的表情,對孩子來說也是充滿挑戰的。
 
繪本故事強化認知
 《烏鴉幸福商店》系列(小天下)、《這是什麼店》(小魯),都是結合故事趣味性,讓孩子認識各種商店的繪本;《好朋友專賣店》(青林)也進一步理解抽象,因為有些物品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一個簡單不過,小時候百玩不膩的遊戲,實際和孩子操作起來,才發現有那麼多可以引導的箇中學問!但即使學問再多,如果失去了趣味性,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囉!過程中別忘了一起融入孩子的想像世界,才能玩得又聰明又盡興喲!
 
 


​本文同步刊登於 天下文化<未來Family數位雜誌> 105.5月號<故事教養停看聽>專欄
Copyright©2015 思多力StoryCare親子成長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kenming_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