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多力
  • StoryCare首頁
  • 認識思多力
    • 精神宗旨
    • 服務類型
    • 與我們聯絡
  • 專欄好文
    • 好書推薦與共讀
    • 居家美術專欄
    • 親子健康專欄
    • 親子旅遊專欄
    • 親子節氣烘培專欄
    • 牛奶爸專欄
    • 律師拔拔的教養學
    • 歐米加-親子多元學習專欄
    • 親子愛音樂
    • 櫻慧老師專欄 >
      • 故事教養
  • 最新說故事與講座活動
  • 客戶與夥伴
  • StoryCare首頁
  • 認識思多力
    • 精神宗旨
    • 服務類型
    • 與我們聯絡
  • 專欄好文
    • 好書推薦與共讀
    • 居家美術專欄
    • 親子健康專欄
    • 親子旅遊專欄
    • 親子節氣烘培專欄
    • 牛奶爸專欄
    • 律師拔拔的教養學
    • 歐米加-親子多元學習專欄
    • 親子愛音樂
    • 櫻慧老師專欄 >
      • 故事教養
  • 最新說故事與講座活動
  • 客戶與夥伴
图片

親子故事教養 

建立愛的回饋-媽媽也需要抱抱​
​
​

文 / 陳櫻慧
カウンター カウンター

建立愛的回饋
​
​
​
​
​
​

    不論是不是雙薪家庭,每個人都在平衡生活的忙碌與家庭生活,說穿了,其實是有一點點辛苦的,但是這些事情的背後,都有莫大的價值存在,最基本的,是一種愛的流轉。

    和很多人一樣,我的生活也是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和家人孩子在一起,除了對他們的付出,我也渴望感受愛,來滋潤生活的腳步;於是,有時回想自己在學習教養的同時,不只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期待孩子可以因此學會愛人,長大的養分裡包括-付出。

    面對女兒的情緒,除了聆聽,最多的時候,就是靜靜抱著她,讓她可以在不被責備的狀況下,好好哭完,往往哭完,也就沒事了;有時視狀況會和她討論她遇到的狀況或感受,有時她不見得想說,就不一定當下非得問個水落石出,有時就乾脆不再問過也是有的。

    不只小孩,大人也有情緒低潮的時候。那個該是入睡的晚上,我無來由的啜泣起來,由於只是偷偷掉眼淚,剛開始兩個小孩並沒有察覺,後來可能是發現我異常安靜,黑暗之中又隱約聽到我吸鼻涕的聲音,姐姐先是驚覺,再來弟弟也發現了;以前曾有一次這樣的狀況,弟弟還納悶問:大人怎麼也會哭啊?!後來幾次練習向他們表達大人也有情緒上的反應及需求後,現在孩子也可以同理了。所以,第一時間發現時,姐姐先是略帶慌張地第一時間抱著我,輕聲問:媽媽你怎麼了?然後,她跑去跟爸爸請求協助,再返回來拍拍我的背,然後告訴我:沒關係,你想哭就哭。我當下的心頭一驚,這不是女兒哭哭時,我最常告訴她的話嗎?這份寬容在這個當時,就這麼直接地反芻並回饋給我了,形成一股安心的支持力量。而兒子在旁也沒閒著,輕輕抱著我,趴在我身上,然後親吻我的臉。於是,那天我反而像個孩子,在一雙兒女的懷抱裡,盡情地哭泣,然後,平復。

   我很開心我能夠如此被包容、被接納任何的不完美,然後可以更有力量地緊緊抓住生命的價值前進。正向的話語在親子關係間,是必備的滋養,練習常常欣賞孩子的優點,愛的語言不會是溺愛,明確的規則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父母對事情的要求;同樣的,同理孩子情緒發生時的情境狀況,大人也能練習溝通自己的感受,甚至是在情緒不佳時,表達自己的需求,讓孩子知道可以如何幫助你。親子關係絕非單向,雙向的支持與付出,才能讓關係愈加圓融美好滋潤,提供彼此所需的情感需求,傾聽是建立交流的第一步。

   《睡吧,像老虎一樣》(小天下)是很好觀察親子互動的示範,當孩子總是不要、不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說,孩子才有機會接受呢?那孩子天馬行空、沒有止境的提問時,我們又能如何應對?!《啵啵要乖喲》(小魯)故事裡可以看見許多情緒轉變的細節,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同理與轉化感受的方式最後,也許可以像《滑雪小兔》(青林)一樣,透過需求的提出與請對方一起幫點忙,我們就可以完成美好的「在一起」時光。
 



图片
小天下
图片
小魯
图片
青林


​本文同步刊登於 天下文化<未來Family數位雜誌> 105.9月號<故事教養停看聽>專欄
Copyright©2015 思多力StoryCare親子成長網站.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www.Michie.ru